产业发展

Industry Center

湿电子化学品 | 行业研究与投资逻辑分析

导言:


湿电子化学品,又称超净高纯试剂或工艺化学品,是指主体成分纯度大于99.99%,杂质离子和微粒数符合严格要求的化学试剂,是重要的晶圆制造材料之一。

湿电子化学品是化学试剂中对颗粒控制、杂质含量要求最高的试剂,其纯度和洁净度对电子元器件的成品率、电性能和可靠性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湿电子化学品是半导体制造环节的“口粮级”消耗品,对纯度和洁净度的要求极其苛刻。目前国产替代浪潮已至,中国湿电子化学品行业迎来快速发展期。



目录

一、电子行业“工业味精”——湿电子化学品1、产业链分析:上承化工原料,下接电子信息工业2、精密纯化混配是关键,下游匹配不同等级产品二、下游行业需求旺盛,中国市场规模超百亿1、中国市场规模超百亿,近年增速迅猛2、光伏平价上网打开湿电子化学品增长空间3、半导体产能扩张拉动国内高等级湿电子化学品需求4、OLED渗透率提升带动湿电子化学品需求持续增长三、湿电子化学品行业技术壁垒四、湿电子化学品竞争格局1、行业竞争格局:欧美、日韩企业主导全球2、行业内主要企业3、重点企业分析五、湿电子化学品行业未来发展趋势1、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带动湿电子化学品市场规模持续快速增长,国产替代成为行业趋势2、不断扩充产品品类、延伸产品线,提升综合配套服务能力3、围绕下游制造企业进行布局,提升客户响应能力4、构建湿电子化学品闭环业务模式六、湿电子化学品投资机会

一、电子行业“工业味精”——湿电子化学品

湿电子化学品是在清洗,刻蚀等多个微电子/光电子湿法工艺环节中使用的各种高纯度电子化学材料的统称。

作为集成电路、新能源、显示面板等行业生产中所需要的关键化学材料,湿电子化学品质量对集成电路芯片,光伏电池,显示面板等产品的生产良率及电性能等有显著的影响。
 

湿电子化学品广泛用于芯片、显示面板、太阳能电池、LED等电子元器件微细加工的清洗、光刻、显影、蚀刻、掺杂等工艺环节配套使用。

按照配方,湿电子化学品可分为通用化学品(通常为超净高纯试剂)和功能性化学品(通常为混配试剂)。


按下游应用行业领域划分,湿电子化学品主要可分为集成电路、显示面板及光伏电池用湿电子化学品。由于应用领域不同,客户对产品洁净度,纯度有不同要求,因此分领域产品的需求结构,产品价格上存较为明显差异。


根据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数据,从全球市场看,2021年湿电子化学品应用于集成电路行业的需求量占市场总需求量的45.60%,应用于显示面板行业的市场需求量占市场总需求量的36.48%;从国内市场看,2021年湿电子化学品应用于集成电路行业的需求量占市场总需求量的 32.92%,应用于显示面板行业的市场需求量占市场总需求量的36.44%。我国集成电路行业湿电子化学品需求量占比相对较低,主要是由于我国集成电路产业技术水平和产业规模与世界先进国家和地区还存在一定差距,而我国显示面板行业经过多年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最大产业基地之一。


1、产业链分析:上承化工原料,下接电子信息工业

湿电子化学品行业上游是基础化工原料,以大宗化工商品为原料;下游是电子信息产业,主要应用领域为集成电路、显示面板及太阳能光伏等,其主要工艺是将基础化工原料通过物理提纯或混配,制成符合下游制造业需求的高纯度化学试剂。


上游

湿电子化学品的原材料种类较多,主要包括氢氟酸、硫酸、硝酸、盐酸、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有机溶剂等基础化工产品以及其他各类添加剂。我国化学工业经过多年发展,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化工工业体系,这使得我国基础化工原料品种齐全。

原材料在湿电子化学品成本占比较高,直接材料成本占营业成本的比重普遍在70%-90%,使得湿电子化学品企业的成本构成呈现出“料重工轻”的结构特点。原材料价格波动会对湿电子化学品的生产成本有较大影响。

中游

湿电子化学品主要采用物理的提纯技术及混配技术,将工业级的化工原料提纯为超净高纯化学试剂,并按照特定的配方混配为具有特定功能性的化学试剂。

湿电子化学品是化学试剂中对纯度要求最高的领域,对生产的工艺流程、生产设备、生产的环境控制、包装技术都有非常高的要求,具备较高的技术门槛,较高的附加值。

总体上,湿电子化学品行业具有品种多、质量要求高、对环境洁净度要求苛刻、产品更新换代快、产品附加值高、资金投入量大等特点,是化工领域最具发展前景的领域之一。

下游

湿电子化学品在半导体、平板显示器、太阳能电池等领域广泛应用,其中液晶面板领域发展迅速。

据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数据,2021年度,我国湿电子化学品行业总需求为213.52万吨,同比增长36.58%,其中半导体领域需求70.29万吨,显示面板领域需求77.80万吨,光伏电池领域需求65.43万吨。

注意点:

湿电子化学品有技术要求高、功能性强、产品随电子行业更新快等特点,且产品品质对下游电子产品的质量和效率有非常大的影响。


2、精密纯化混配是关键,下游匹配不同等级产品

湿电子化学品生产的主要工艺流程包括原料接收、纯化、吸收、混配,其中关键技术为精密纯化技术、混配技术及分析检验技术、环境处理与监测技术、危化品包装与运输技术。


湿电子化学品生产工艺流程图根据最终产品的纯度,国际半导体设备与材料组织(SEMI)将湿电子化学品划分为5个等级:G1~G5。

光伏电池领域对湿电子化学品净度要求较低,常使用入门级湿电子化学品(G1、G2),其中N型电池对湿电子化学品要求更高(G2、G3),对应等级产品毛利率约为20%~30%;

显示面板领域对湿电子产品净度要求较高,常用G2、G3等级产品,此等级产品毛利率约为30%~40%;

半导体领域对湿电子化学品净度要求最高,基本集中在G3以上水平,对应等级产品毛利率约为40%~50%。



二、下游行业需求旺盛,中国市场规模超百亿

1、中国市场规模超百亿,近年增速迅猛

在5G通讯、智能终端、汽车电子等新兴领域的带动下,全球集成电路、显示面板等产业持续保持稳健发展,相关配套行业也迎来持续增长。根据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数据,2021年,全球湿电子化学品整体市场规模约592.57亿元,在集成电路、显示面板、太阳能光伏三个应用市场使用的湿电子化学品总量达到458.3万吨,其中集成电路领域用量为209万吨、显示面板领域用量为167.2万吨、太阳能光伏领域用量为82.12万吨。预计到2025年,全球湿电子化学品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784.50亿元;集成电路领域需求量将增长至313万吨,显示面板领域需求量将增长至244万吨,太阳能光伏领域需求量将增长至140.22万吨,三大应用领域湿电子化学品需求总量将达到697.22万吨。

全球湿电子化学品未来几年的市场需求量增长情况如下图所示: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升级促进集成电路、显示面板等行业快速发展,为国内湿电子化学品行业带来发展机遇;同时,伴随集成电路国产化进程加快、我国显示面板制造产能持续增长,国内湿电子化学品市场规模快速扩大。根据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数据,我国三大应用市场湿电子化学品需求在未来几年还将持续提升。2021年,我国湿电子化学品整体市场规模约158.90亿元,在集成电路、显示面板、太阳能光伏三个应用市场使用的湿电子化学品总量达到213.52万吨,其中集成电路领域用量为70.29万吨、显示面板领域用量为77.8万吨、太阳能光伏领域用量为65.43万吨。预计到2025年,我国湿电子化学品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269.80亿元;集成电路领域需求量将增长至106.94万吨,显示面板领域需求量将增长至149.50万吨,太阳能光伏领域需求量将增长至113.12万吨,三大应用领域湿电子化学品需求总量将达到369.56万吨。

我国湿电子化学品未来几年的市场需求量增长情况如下图所示:


2、光伏平价上网打开湿电子化学品增长空间

随着光伏电池的逐步降本,未来光伏综合发电成本将远低于火力发电,有望成为主力清洁能源。业内普遍预测,2030年全球光伏装机量进入TW时代。并且,随着N型电池(Topcon电池、异质结电池)技术迭代拉开序幕,光伏电池对湿电子化学品的用量预计提升30%,并且产品等级指标提升至G2/G3,预计到2025年,光伏领域内湿电子化学品市场规模将达到63亿元,较2022年市场规模翻一番。


3、半导体产能扩张拉动国内高等级湿电子化学品需求

当前,全球半导体产业正在经历第三次产能转移,行业需求中心和产能中心逐步向中国大陆迁移,我国的晶圆产能正处在高速扩张期。随着国内晶圆制造产能的高速扩张,晶圆制造工艺的不断提升以及先进封装技术的不断加强,我国对高等级湿电子化学品需求量也将不断增加。

据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统计,2021年度,中国集成电路晶圆制造用湿电子化学品市场规模为38.3亿元,同比增长了16.8%;2021年度,集成电路封装用湿电子化学品市场规模为13.8亿元,同比增长了11.3%。


4、OLED渗透率提升带动湿电子化学品需求持续增长

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拥有高世代显示面板生产线最多的产区,据IHS Markit预估,到2023年中国大陆的面板出货量将占到全球总产能的55%。并且,单位面积OLED消耗的湿电子化学品量约是LCD面板的7倍,随着OLED面板渗透率的逐渐提升,未来国内显示面板用湿电子化学品需求也将保持继续增长态势。据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估计,到2025年,中国显示面板领域湿电子化学品市场规模将达到126.5亿元。



三、湿电子化学品行业技术壁垒

湿电子化学品生产具有相对较高技术壁垒。湿电子化学品特别是集成电路用湿电子化学品,是化学、电化学、电子材料、半导体电子工程等诸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综合领域,专业性强,是典型的技术密集型行业。其生产过程需要解决一系列提纯、杂质控制、检测、包装物流等诸多工艺难题,对企业的技术研发实力、生产能力有着极高的要求。

►分离纯化技术。分离纯化技术的关键是针对不同产品的不同特性采取针对性的提纯技术。目前国内外制备超净高纯试剂常用的提纯技术主要有高效连续精馏技术、气体低温精馏与吸收技术、离子交换技术、膜处理技术等。

►检测分析技术。检测分析技术是超净高纯化学试剂质量控制的关键技术,根据不同的检测需要,可分为颗粒分析测试技术、金属杂质分析测试技术、非金属分析测试技术。随着技术要求的提升,近年来分析检测技术也逐步升级,例如颗粒检测技术从早期的显微镜法、库尔特法、光阻挡法发展到了目前的激光光散法。 

►混配技术。混配技术是满足下游客户对湿电子化学品功能性要求的关键工艺技术。混配工艺的关键在于配方,配方的获取需要企业有丰富的行业经验,通过不断的调配、试验、试制及测试才能完成。有时,还需要对客户的技术工艺进配套,才能实现满足客户需要的功能性产品的研发。

►包装运输技术。湿电子化学品大多属于易燃、易爆、强腐蚀的危险品,且随着微电子技术向深亚微米技术水平的发展,对其产品的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即不仅要求产品在贮存的有效期内杂质及颗粒不能有明显的增加,而且要求包装后的产品在运输及使用过程中对环境不能有泄漏的危险。目前最广泛使用的包装材料是高密度聚乙烯(HDPE)、四氟乙烯和氟烷基乙烯基醚共聚物(PFA)、聚四氟乙烯(PTFE)。

此外,湿电子化学品存在客户认证壁垒、产品规模和资金壁垒和安全和环保壁垒。

客户认证壁垒。湿电子化学品是集成电路、显示面板生产工艺中的关键耗材,具有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等特点,产品品质对下游产品质量和良率有着较大的影响。因此下游客户对供应商会有较为严格的审查程序,常采用认证采购模式,通过需求对接、技术研讨、研发送样测试、需求回馈、技术改进、小试生产、批量生产等客户验证环节后方可成为下游客户合格供应商。由于产品认证周期较长、供应商转换成本较高,为了保证高品质产品的稳定供应,下游客户一般会与通过认证的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这会对新进入者形成较高的客户认证壁垒。

产品规模和资金壁垒。由于下游客户对湿电子化学品产品质量和稳定供应能力要求较高,如果无法形成一定的产品规模就无法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湿电子化学品纯度极高,因此对生产环境、生产设备也有着较高的要求,要尽可能地避免污染、提高产品质量。同时,湿电子化学品企业在安全生产、环保设备、生产工艺系统、过程控制体系、研发投入各方面的要求较高,产线前期生产建设成本较高,持续运行成本也较高, 需要投入较大的资金。行业具有较高的产品规模和资金壁垒。

安全和环保壁垒。湿电子化学品多为危险化学品、易制毒化学品或易制爆化学品。我国对化学品生产经营执行严格的行业管理体系,国家对化学品生产经营执行强制性许可制度,要求企业在生产、存储、销售等过程中符合监管条例在设施、人员、管理等方面的严格要求,才能取得化学品的生产经营许可证和安全生产许可证。此外,为降低环境污染、符合环保监管要求,化学品生产企业还需加大对环保的投入。安全和环保要求提高了行业新进入者的进入难度,构成了行业壁垒。


四、湿电子化学品竞争格局

1、行业竞争格局:欧美、日韩企业主导全球

湿电子化学品是纯度要求最高的化学试剂,技术门槛、资金门槛较高。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集成电路行业起步早、供应链成熟,使得欧美、日韩企业主导了全球湿电子化学品市场。根据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数据,按湿电子化学品销售额统计,2021年欧美传统企业全球市场份额约为32%,日本企业全球市场份额约为 29%,中国台湾地区、韩国、中国大陆本土企业的全球市场份额合计约为38%, 余下1%市场份额由其他国家、地区所有。


对比中国大陆地区湿电子化学品企业,欧美、日韩企业依靠先发优势,湿电子化学品产品品类丰富、技术优势相对领先,特别是集成电路用湿电子化学品领域,全球90%以上市场份额被国外公司占据,国内本土企业的全球市场占有率不足7%。

通用湿电子化学品方面,德国巴斯夫是全球领先企业,拥有集成电路用湿电子化学品的主要品种,全球市场份额最高;此外,以韩国东友为代表的韩国化学品企业、比利时索尔维、中国台湾联仕及多家日本企业在通用湿电子化学品领域也占有较高市场份额。尽管国内企业近年来在电子级磷酸、硝酸、氢氟酸等品种上取得较大突破,电子级硫酸、盐酸、氨水和双氧水等品种也实现了批量应用,但主要仍以供应国内厂商为主,全球市场占有率仍然较低。

功能湿电子化学品方面,美国陶氏杜邦、Entegris、德国巴斯夫、日本东京应化等外国公司在特定品种上具有市场份额优势。功能化学品技术门槛高,国内电子化学品企业与国际先进企业相比差距较大,目前国内量产并形成供应的主要有电镀液、硅刻蚀液、28nm 以上技术节点用各类清洗剂及少部分剥离液。

2、行业内主要企业

国家/地区

企业名称

企业概况

 

德国

巴斯夫

(BASF)

巴斯夫是全球化工技术世界领先、生产规模最大的化工公司,为集成电路及显示面板生产企业提供电子化学品,是电子化学行业的领先供应商

美国

陶氏杜邦

(DowDuPont)

陶氏杜邦是一家多元化的化学公司,包括特种化学、高新材料等业务

 

美国

亚仕兰集团

(Ashland)

亚仕兰集团是一家全球性的多元化化工公司,主要业务涉及精细化工产品,在高雄与 UPC(联合石化公司建有超高纯化学品生产基地合资企业

 

美国

霍尼韦尔

(Honeywell)

霍尼韦尔公司可为全球半导体行业供应杂质在 100ppt 以下的高纯度湿电子化学品,如氢氟酸、氢氧化铵、过氧化氢和盐酸等产品

 

日本

住友化学

(Sumitomo)

住友化学主要从事半导体、显示面板等用超净高纯化学试剂的研发、生产,在日本及亚洲市场上有一定份额,特别是在大尺寸晶圆制造中应用的湿电子化学品更具优势

日本

关东化学

(Kanto)

主要从事半导体用酸碱类超净高纯化学试剂的研发、生产,在世界上享有较高声誉

 

日本

三菱化学

(Mitsubishi)

功能材料和塑料产业业务部门主要从事信息及电子产品、专业化学制品的生产,主要产品包括硫酸、硝酸、盐酸、双氧水、氨水等各类高纯试剂

日本

Stella Chemifa

主要从事半导体及平板显示用高纯氢氟酸的研发生产

 

日本

日本磷化工

Rin Kagaku Kogyo Co., Ltd.

日本磷化工专营磷化工相关业务,其磷酸产品包括高纯磷酸(半导体、药品用、食品添加剂磷酸、工业磷酸等

 

日本

日本RASA

Rasa Industries, Ltd.

日本RASA主要业务之一为磷化工业务,致力于开发面向半导体和液晶使用的高纯度磷酸产品,其半导体级磷酸在亚洲市场占有较大份额

韩国

东友精细化工有限

公司

重点发展半导体及显示面板用高纯电子化学品及精细化工产品

韩国

东进世美肯科技有

限公司

以生产和销售半导体及FPD用电子化学品和发泡剂产品为主导,产品几乎涵盖平板显示领域用所有功能性化学品

韩国

Soul-brain

秀博瑞殷

韩国 Soul-brain系大型氢氟酸生产商,除氢氟酸外主要产品也包括  BOE、高选择比磷酸等

中国台湾地区

台湾东应化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生产半导体、TFT-LCD 用剥离液、显影液等湿电子化学品

中国台湾地区

台湾联仕电子化学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台湾联仕拥有3-4万吨电子湿电子化学品年产能,在我国半导体应用领域中有一定市场份额


注:以上信息来源于公开资料整理。

近年来,伴随国内电子工业的快速发展,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下,国内湿电子化学品企业也得到了长足进步,部分生产、检测等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企业在部分细分产品上突破明显,在显示面板、太阳能光伏领域拥有较大的市场覆盖率。国内从事湿电子化学品研究生产的企业有40多家,但目前缺乏在多个品种均拥有较高市场占有率的龙头企业,各企业优势产品相对单一;部分企业尽管品种较多,但拳头产品有限,特别是在集成电路先进制程产品上较境外企业相比,尚有较大差距。

境内主要从事湿电子化学品业务的企业的基本情况如下:

企业名称

企业概况

 

1

江化微

603078.SH

江化微主营业务为超净高纯试剂、光刻胶配套试剂等湿电子化学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有超净高纯试剂、光刻胶配套试剂等

 

2

 

中巨芯

中巨芯主营湿电子化学品、电子特种气体、前驱体材料三大业务板块,主要产品包括电子级氢氟酸、电子级硫酸、电子级硝酸、电子级盐酸、电子级氨水、缓冲氧化物蚀刻液等

 

3

 

晶瑞电材

300655.SZ

晶瑞电材是一家电子材料的平台型企业,围绕泛半导体材料和新能源材料两个方向,主导产品包括高纯化学品、光刻胶、锂电池材料、工业化学品及能源等。其高纯化学品产品包括高纯双氧水、高纯硫酸、高纯氨水、BOE、高纯硝酸、高纯盐酸、TMAH

4

格林达

603931.SH

格林达专业从事超净高纯湿电子化学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产品主要有显影液、蚀刻液、稀释液、清洗液等

 

5

上海新阳

300236.SZ

上海新阳两大主营业务之一为集成电路制造及先进封装用关键工艺材料及配套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其产品主要包括芯片制造用铜互连电镀液、添加剂、清洗液、光刻胶、研磨液等

 

6

 

润玛股份

润玛股份主要面向大规模集成电路和高世代显示面板领域客户, 提供以高性能蚀刻液、光刻胶剥离及清洗等配套试剂为核心的湿电子化学品

7

达诺尔

833189.NQ

达诺尔致力于半导体湿法工艺超高纯微电子化学品的研发、生产、

销售,主要产品包括超纯异丙醇、超纯氨水等


注:以上信息来源于公开资料整理。

根据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数据,2021年,我国集成电路用湿电子化学品整体国产化率达到35%,在通用湿电子化学品领域突破明显,电子级氢氟酸、电子级硫酸、电子级磷酸等产品国产化率较2020年明显增长。电子级硫酸、磷酸、盐酸、硝酸、氢氟酸等酸类产品,在8英寸晶圆制造方面已基本实现大批量供货,在12英寸晶圆制造方面的应用也在稳步推进。另外,在显示面板领域,包括各世代的TFT-LCD和OLED用湿电子化学品整体国产化率不足40%,部分OLED面板及大尺寸液晶面板所需的湿电子化学品部分品种仍被韩国、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少数厂商垄断。

因此,总体来看,我国湿电子化学品市场规模逐年扩大、全球市场份额稳步提升,但国内湿电子化学品企业在规模和技术方面较欧美、日韩先进企业仍有一定差距。国产化率方面,2021年部分集成电路用通用湿电子化学品国产化率较2020年有明显增长,但行业整体国产化率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3、重点企业分析

(1)江化微

公司概况:江化微主营超净高纯试剂、光刻胶配套试剂等湿电子化学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主要客户群体:江化微在半导体及LED领域拥有中芯国际、长电科技、士兰微电子、华润微电子、华灿光电等客户;在平板显示领域拥有中电熊猫、中电彩虹咸阳、京东方、深天马、华星光电等客户;在太阳能领域拥有晶澳太阳能、韩华新能源、通威太阳能、中来光电等客户

主要产品及等级:

1、酸碱类:硫酸(GL)、氨水(GL)、过氧化氢(XL)、盐酸(GL)、硝酸(XL)、磷酸(UL)、氢氟酸(XL)、冰乙酸(SL)、氟化铵(XL)、胆碱(UL)、氢氧化钾(EL)、氢氧化钠(EL);

2、溶剂:甲醇(UL)、乙醇(SL)、异丙醇(GL)、丙酮(XL)、醋酸丁酯(UL)、乙二醇(SL)、N-甲基吡咯烷酮(SL)、丙二醇单甲醚(SL)、丙二醇单甲醚醋酸酯(SL);

3、功能化学品:蚀刻类(氟化铵腐蚀液(BOE)、低张力氟化铵腐蚀液(BOE)、铝蚀刻液、钼蚀刻液、硅蚀刻液、金蚀刻液、镍/银蚀刻、铜蚀刻液、钛蚀刻液、铬蚀刻液、氢氟酸腐蚀液、ITO 蚀刻液);显影、漂洗液(负胶显影液、负胶漂洗液、负胶显影漂洗液、正胶显影液(TMAH)、正胶显影液(TMAH 含活性剂));剥离液(正胶剥离液、剥离清洗剂、剥离去胶剂、酸性剥离液、负胶

2022年主要应用领域及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半导体(51.32%)、显示面板(44.94%)、太阳能电池(3.73%)

近三年营收:2020年为5.64亿元、2021年为7.92亿元、2022年为9.39亿元。

(2)中巨芯

公司概况:中巨芯是国内电子化学材料的主要企业之一,主要产品包括电子湿化学品、电子特种气体以及前驱体材料

主要客户群体:中巨芯集成电路领域的客户包括中芯国际、SK Hynix、华虹集团、华润微电子、长江存储、中芯集成、士兰微、沪硅产业、立昂微、FEM Technology Co., Ltd.等;显示面板领域的客户包括华星光电、惠科股份、天马微电子、长信科技等;光伏领域的客户包括天合光能、晶澳太阳能等

主要产品及等级:

1、湿电子化学品:电子级氢氟酸(G5)、电子级硝酸(G5)、电子级硫酸(G5)、电子级盐酸(G4)、电子级氨水(G4)、电子级氯化铵(G4)、缓冲氧化物蚀刻液(G4)、硅蚀刻液(G3)

2、特种气体:氯气(6N)、氯化氢(6N)、氟化氢(5N)、六氟化钨(5N5)、三氟甲烷(5N)、八氟环丁烷(5N)、六氟丁二烯(4N5)、八氟环戊烯(4N)

2022 年主要应用领域及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

近三年营收:2020年为4.00亿元、2021年为5.66亿元、2022年为7.99亿元

(3)晶瑞电材

公司概况:晶瑞电材是一家电子材料的平台型企业,围绕泛半导体材料和新能源材料两个方向,主导产品包括高纯化学品、光刻胶、锂电池材料、工业化学品及能源等

主要客户群体:晶瑞电材半导体客户包括中芯国际、华虹宏力、长江存储、合肥长鑫、士兰微等

主要产品及等级:

1、光刻胶(正性光刻胶、负性光刻胶);

2、超净高纯试剂:超高纯双氧水、超高纯硫酸、超高纯氨水为UP-SSS级(符合 SEMI G5标准),其他超净高纯试剂包括BOE、硝酸、盐酸、TMAH;

3、功能性材料:显影液(TMAH系列、无机显影液、漂洗液、显影漂洗液);剥离液(溶剂类剥离液、水基剥离液、封测用厚膜剥离液);蚀刻液(铝蚀刻液、铬蚀刻液、ITO 蚀刻液);清洗剂(NMP、Thinner、IPA、可循环再生);

4、锂电池材料(粘结剂、电解液、改性纤维素);

5、其他:液体三氧化硫、精制硫酸、发烟硫酸、工业硫酸

2022年主要应用领域及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半导体行业(44.44%)、新能源行业(23.15%)、其他行业(32.41%)

近三年营收:2020年为10.22亿元、2021年为18.32亿元、2022年为17.46亿元

(4)格林达

公司概况:格林达专业从事超净高纯湿电子化学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产品主要有显影液、蚀刻液、稀释液、清洗液等

主要客户群体:格林达产品终端使用客户为京东方集团、韩国LG集团、华星光电、天马微电子、中电熊猫等

主要产品及等级:TMAH显影液(G5)、CF显影液、铝蚀刻液、含氟类缓冲氧化蚀刻液(BOE蚀刻液)、稀释液、清洗液等

2022年主要应用领域及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显示面板(OLED&LCD)(75.43%) 、 半导体及其他(24.57%)

近三年营收:2020年为5.84亿元、2021年为7.80亿元、2022年为8.48亿元

(5)上海新阳

公司概况:上海新阳主营业务包括两大类,一类为集成电路制造及先进封装用关键工艺材料及配套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另一类为环保型、功能性涂料的研发、生产及相关服务业务

主要客户群体:上海新阳的客户包括中芯国际、江阴长电、华虹集团、长江存储、华润上华、长电科技、华天科技、通富微电子、晶方科技、佛山蓝箭等

主要产品及等级:

1、晶圆制造及先进封装用电镀液及添加剂系列产品:大马士革铜互连、TSV、Bumping 电镀液及配套添加剂;

2、晶圆制造用清洗液系列产品:铜制程蚀刻后清洗液、铝制程蚀刻后清洗液、氮化硅/钛蚀刻液、化学机械研磨后清洗液等;

3、集成电路制造用高端光刻胶产品系列:I线光刻胶、KrF光刻胶、ArF干法、浸没式光刻胶以及稀释剂、底部抗反射膜(BARC)等配套材料;

4、晶圆制造用化学机械研磨液:浅槽隔离研磨液、金属钨研磨液、金属铜研磨液、硅氧化层研磨液、多晶硅层研磨液等;

5、半导体封装用电子化学材料:无铅纯锡电镀液及添加剂、去毛刺溶液等;

6、配套设备产品:半导体封装引线脚表面处理配套电镀、清洗设备和先进封装制程用电镀、清洗设备。

2022年主要应用领域及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半导体行业(53.51%)、涂料行业(46.49%)

近三年营收:2020年为6.94亿元、2021年为10.16亿元、2022年为11.96亿元

(6)润玛股份

公司概况:润玛股份是湿电子化学品专业生产商,主要面向大规模集成电路和高世代显示面板领域客户,提供以高性能蚀刻液、光刻胶剥离及清洗等配套试剂为核心的湿电子化学品

主要客户群体:润玛股份集成电路材料及制造领域的客户包括中芯国际、新昇半导体、华润微、士兰微、积塔半导体、上海先进、三安光电等;集成电路封装领域的客户包括长电科技、华天科技、通富微电等;显示面板领域的客户包括京东方、TCL 华星光电、惠科股份、维信诺、福建华佳彩、深天马、中电熊猫、和辉光电等

主要产品及等级:

1、高性能蚀刻液:可提供铝蚀刻液、钼铝蚀刻液、硅蚀刻液、BOE 蚀刻液等在内的各类高性能蚀刻液产品;

2、光刻胶剥离及清洗等配套试剂:剥离液、清洗液、氨水、双氧水、丙酮、显影液等产品;

3、其他湿电子化学品:甲醇、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硝酸、氢氟酸、冰乙酸等产品

其中BOE蚀刻液、氨水达到G5等级,硅蚀刻液、清洗液、稀释剂、显影液、双氧水、硝酸、氢氟酸达到G4等级。

2022年主要应用领域及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

近三年营收:2020年为3.57亿元、2021年为5.24亿元、2022年为亿元

(7)达诺尔

公司概况:达诺尔致力于半导体湿法工艺超高纯微电子化学品的研发、生产、销售

主要客户群体:达诺尔的客户包括中芯国际、华虹集团、华润微电子、武汉新芯、长江存储、巴斯夫等

主要产品及等级:包括超纯氨水、超纯异丙酮等产品,其中超纯氨水品质可达到10ppt 级别。

2022年主要应用领域及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

近三年营收:2020年为7018万元、2021年为1.11亿元、2022年为1.30亿元


五、湿电子化学品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1、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带动湿电子化学品市场规模持续快速增长,国产替代成为行业趋势

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以集成电路为代表的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产业,在相关政策支持下,电子信息产业及其配套产业市场规模得到了快速增长。

湿电子化学品作为电子信息产业关键性基础化工材料,对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特别是在贸易摩擦风险放大的国际环境下,实现高端湿电子化学品的国产化具有愈发重要的战略意义。随着我国集成电路、显示面板等下游应用行业产能逐步增长,国内领先的湿电子化学品企业逐步实现对相关产业客户突破,并通过产能扩充进一步提高中高端湿电子化学品产品管线。2021年,我国集成电路用湿电子化学品整体国产化率达到35%,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未来,我国湿电子化学品企业需紧跟下游行业发展趋势,持续研发投入、不断提升产品技术水平,通过发展打破国外垄断,实现更高等级湿电子化学品在下游应用领域中的进口替代。

2、不断扩充产品品类、延伸产品线,提升综合配套服务能力

以集成电路、显示面板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品生产工艺复杂、生产流程长, 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电子化学品品种丰富。例如,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过程包括光刻、刻蚀、清洗、CMP、金属化、电镀等工艺,制造过程中所使用的湿电子化学品包括氢氟酸、硫酸、磷酸、盐酸、硝酸、氨水、双氧水等通用湿电子化学品和各类蚀刻液、电镀液、清洗剂、稀释剂、显影液、去边剂、剥离液等。随着下游应用行业的不断发展,下游产品的工艺和生产流程的复杂性和差异性越来越大,对湿电子化学品企业的个性化配套服务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大部分湿电子化学品企业仅专注于部分产品,无法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为满足客户在不同生产环节的技术需求、更好地为客户提供综合服务,湿电子化学品企业倾向不断扩展自身产品品种,提升配套服务能力。

3、围绕下游制造企业进行布局,提升客户响应能力

湿电子化学品产品专业性强、下游行业更新迭代速度快,因此湿电子化学品企业与下游电子产品制造企业关系紧密,需及时满足客户生产需求。此外,湿电子化学品对纯度和清洁度要求极高,产品有效期短且多为强酸、强碱,具有强腐蚀性,运输半径越短越可以保证产品品质,降低运输成本。目前,我国集成电路、显示面板等产业已形成一定的集群化布局,集中在东部沿海、长三角、武汉、西安、成都等省市和地区。因此,考虑到为客户更好地提供技术服务及产品品质、安全运输等因素,未来湿电子化学品企业更倾向于围绕下游制造业布局,缩短服务半径,以确保产品品质和供应稳定。

4、构建湿电子化学品闭环业务模式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相关湿电子化学品需求快速增长,同时也将产生大量废液,这些废液含有不同类型有机溶剂、颗粒物、金属等有害物质, 但同时也具有极高的回收利用价值。对使用后的废液进行回收、加工、再利用, 减少对环境影响、降低生产成本,是未来湿电子化学品企业发展方向之一。


六、湿电子化学品投资机会

目前,半导体领域、显示面板领域等高等级湿电子化学品应用领域里,内资企业市场占有率仍较低。特别是,目前国内8吋及以上集成电路、6代线以上平板显示用超净高纯试剂,超过70%的湿电子化学品产品依赖进口。

在中美竞争大时代背景,及半导体产能转移的产业环境下,国内半导体制作厂商对关键原材料的国产化需求正在提速,为国内湿电子化学品企业提供了难得的市场机遇。如果未来能够在高端领域实现进口替代的突破与发展,我国内资湿电子化学品企业发展空间广阔。


目前,国内面向光伏领域的湿电子化学品供应商集中度低,处于完全竞争状态,且大多数企业通过单点突破入局,产品结构单一,难以配套供货。而其下游产业光伏电池处在高速扩张期,有望在未来10年成为主流能源,这为面向光伏领域布局的多品类湿电子化学品企业打开了发展空间。


资料来源:材料汇

联系我们


010-84945443

统计代码申请地址:http://www.cn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