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发展

Industry Center

972.1万吨 | 电解液行业持续扩张


近日,泰和科技发布公告称,拟以自有资金4.1亿元投资建设产业链扩展项目。公告显示,该项目实施主体为山东泰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项目建设周期为自取得施工许可后3年,产品包括80000吨/年氯乙酰氯、20000吨/年三氯乙酰氯、20000吨/年氯化锌、10000吨/年氟代碳酸乙烯酯、20000吨/年双氟磺酰亚胺锂、100000吨/年甲醛、50000吨/年甘氨酸。







电解液行业持续扩张





电解液是锂离子电池四大主材之一,理想的电解液需要具备高电导率、高热稳定性、高化学稳定性、高电级兼容性、低成本等特性。电解液是锂离子电池中离子传输传导电流的作用,是电池充放电能顺利进行的基本保障。首先要起到良好运输离子作用,电解液需要具备较高的电导率;此外,电解液还需要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不会轻易发生热分解,在较宽电压范围内能保持较为稳定的温度,在长循环时自身不发生化学反应;第三,电解液需要与电机拥有很高的兼容性,能在负极上形成稳定的SEI膜;最后,大批量使用的电解液需要具备绿色、低成本等特点。

1721374591094.png

图表来源:智研咨询







供需两旺,行业持续扩张





全球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供应商主要集中在中国、日本、韩国。日本及韩国的主要厂商主要供应日本、韩国本土企业和部分国内日资、韩资企业。国产锂离子电池电解液自2002年进入市场,逐步取代进口产品,通过不断改进和提高产品质量,目前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与日本及韩国企业不存在明显差距。国内锂离子电池生产商电解液配套已实现国产化,只有少部分企业使用进口电解液。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核心材料六氟磷酸锂的生产技术曾在较长的时间内集中在日本企业。目前,国内企业已相继实现六氟磷酸锂量产,且部分电解液龙头企业正逐步开发以新型电解质材料LiFSI为代表的新型锂盐。


在锂电池产量迅速扩张下,我国电解液行业持续扩张。目前液体电解液为应用最广泛的电解液。电解液作为动力电池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受到了国家政府的大力支持,相关部委出台了多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推动动力电池电解液行业发展。近年来,中国电解液供需两旺,当前动力电池行业发展迅速,产品更新迭代不断加快,电解液将与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等其他电池材料协同作用,以进一步提升电池性能。


2023年锂电电解液材料全球市场出货量为131.2万吨,其中国内市场电解液出货量为113.8万吨,同比增长31.2%,在全球电解液中的占比增长至86.7%。其中TOP5的电解液材料企业依次为天赐材料、比亚迪、新宙邦、瑞泰新材和昆仑新材。出货量依次是39.5万吨、19万吨、13.2万吨、9万吨、5.7万吨。我国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头部企业的业务布局更倾向于产业链纵向覆盖。天赐材料和新宙邦均在电解液及其原材料业务有所布局,江苏国泰和杉杉股份除电解液业务外,部分业务涉及原材料。


据ACMI统计,2023年中国电解液产能突破360万吨,主要生产企业55家,总产量95.2万吨,同比增长68.4%,预计到2028年中国电解液产能将达到972.1万吨。 

1721374620312.png

图表来源:EVTank


从市场规模来看,据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电解液市场规模为522.1亿元,同比下滑36.7%,主要原因在于电解液价格的下滑。2023年12月,中国电解液的销售均价已经跌至3万元/吨以下。


目前各大厂商正在大幅扩产电解液,根据百川盈孚数据,头部企业天赐材料、新宙邦、国泰华荣等扩产规模最大。根据前述市场规模的测算,预计2025年六氟磷酸锂的需求约为262万吨/年,远低于各企业总规划的产能,故判断未来电解液供给端较为宽松。


在未来电解液竞争加剧的背景下,行业集中化趋势明显,具备六氟磷酸锂、添加剂、溶剂等一体化生产的企业,更具备竞争优势。


资料来
中国化工信息周刊、储能前沿、智研咨询、格物致胜、智研产业研究院、新能源创新材料 

联系我们


010-84945443

统计代码申请地址:http://www.cn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