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全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生产企业
本次疫情,对化工生产制造企业而言,从生产端和需求端造成了双重的影响。目前,影响排在前三位的主要有:用工约30%,物流运输约25%,市场约20%。未来,影响将逐渐加大的还有:资金财务成本、产品市场波动、人员变动或流失。这些影响甚至会加快行业企业的洗牌重组,有的企业还可能将面临关门倒闭。
2月21日、2月23日连续两次最高层次会议,释放出的“有序复工复产8点要求”和一系列政策信号,为石化行业注入了重大信心。六稳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再次被强调,许多措施的出台速度、实施力度、影响程度,将会前所未有。
石油化工产业作为基础性、支柱性产业,对于国家产业乃至治理制度的稳定作用,将会重新得到认识和重视。希望行业同仁有坚定的信心、足够的耐心、坚持的恒心,特别是在就业上要有新作为,充分彰显大体量、长链条的独特优势,更加担当有为,用自己的努力为经济社会加快恢复发展发挥独特作用,并赢得市场信心、政府放心、群众舒心。
一、用工因素
延迟复工对行业产业冲击影响巨大,化工产业是流程工业,近些年企业智能改造上下了不少功夫,投入了不少资金,生产改善了很多,疫情当前下用工方面的影响还是很突出,主要体现在:
1、企业固定成本支出负担很大,在企业开工不能按预期进行时,企业停工与固定支出的双重损失将快速压垮企业;
2、责任管理体系,当前企业家们基本处于社会中上层为主,面对目前的状况,积极性在责任面前主要以维系为主;
3、员工层面,当前的员工有了多年积累后的今天,面对疫情,很多人都选择了以稳为主(这是目前防控疫情很有利的一面);
4、目前疫情还处于重点支持前线阶段,很多的防护物资也相对匮乏,影响企业复工;
5、复工保障设施及相关工作很难到位,也是影响企业用工和复产;
6、鼓励性政策在各区域实施,没有很好的形成社会合力,影响带动复工速度有限。
二、物流因素
化工行业从未有过的暂停,导致整体库存高企,压制后市行情越来越浓,产业受到严重冲击,当前液体储存濒临满罐,固体产品储存超过上线,这样的背景下,现在物流整体状况仍不看好。
物流企业状况及分布:化工物流虽说具有专业很强的特殊性,但总体还是以私营/民营为主,约占企业总数80%左右,普遍规模不大,经营规模1亿元以下占比也在80%左右,企业主要分布在华东地区及长江沿线(在疫区影响较大地区)。
疫情对化工物流冲击有:
1、从业人员复工难;
2、各地政策不一,车辆道路运行受阻;
3、与车辆运输配套的服务区、修理厂、装卸厂家、罐体清洗等还处于不正常或停滞状态;
4、车辆返程利用率几乎为零,效率低下,成本高;
5、新出台运输收费成本还未消化;
6、管控的不确定性,是从业者内心的恐惧难以消除;
7、疫情新增各种手续、报告、检查表、通行证对物流企业更是成本增加和难度加大。这些系列问题导致物流正常运行还难以正常为序。
三、市场因素
如果把市场分为国内和国际,以下将从两方面来分析和判断。
国内市场,在总需求下滑的背景下,国内市场需求除了与疫情相关的救援物资有较为明显增长外,其他市场需求均存在不同程度下滑,产业链中很多产品基本处于生产即库存状态。
面对需求方房地产、汽车、下游消费品加工等等停工,化工产品是产业链条中需求平衡和供应稳定的中间领域,国内还有一些产品是处于快速发展和扩张周期,如:PTA、乙二醇、PE、PVC等一大批产品,这些处于扩张期产品所受影响将更大,产品即将快速进入下跌通道,对行业和企业影响将更加巨大,很容易把产业及产业链拖入下滑趋势;还有就是像化肥(磷肥主产区在湖北,占比约40%)、农药(毒死蜱、百草枯湖北占比在20%左右)等行业是属于阶段需求产业,这些产业因原料受限、开工受限,很可能产生未来市场大的起伏波动,受影响的领域将牵动民生消费波动,市场的稳定和控制将迎来不可预估的冲击。
国际市场,因疫情带来国际舆论、执行要求、物流运输、货物交付等等方面均受到阻碍、延迟受限。不同产品下单不完全确定,根据以往外贸订单经验看,每年的一二季度,特别是3~4月是国际订单主要下单时期,目前疫情影响消散很难确定,外贸出口的影响不可估量。
工作建议:
我们要抢占机会、提前筹划,在疫情影响下努力加快产业发展乃至改善步伐。已规划新项目建设延期将会在3~5个月进入正式开启,国家新一轮市场启动需要企业家们重点关注,自此我们呼吁企业应有“1358战略思维(盯住当前1年,规划中期3年,设计未来5年(也是很快进入的十四五规划),瞄准将来的8到10年),做好战略管理和企业发展规划,迎接未来发展机会。
大疫当前的背景下,关于产业企业如何发展总结了如下建议,供参考。
一、用工和复工层面
这是重中之重,也是责任担当,核心是做好全员的心态调整。
二、管理层面
1、尽量确保资金链安全;
2、强化企业区域协同,增强区域产业链凝聚力;
3、关注变化和调整,抓住机遇;
4、降低成本,改善企业经营;
5、重视法律风险管控和评估;
6、加强运行管理,不做停止等死的先行者。
三、市场层面
1、采购做好提前部署,短周期和有保质期产品尽量减少库存,长周期生产产品尽量保证稳定运行;
2、营销做好分析和预测,把握产业发展方向和进程。
大疫下需要大智,更需要石油化工行业团结和重视,站在国家、产业、行业的高度和角度来运维好;各自企业要做好科学防控,有序复工复产,做到往实处抓、往深处落,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
中国工业环保促进会化工委员会
化工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
202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