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氧氯丙烷是丙烯下游重要产品之一,是生产环氧树脂、合成甘油、氯醇橡胶等多种下游产品的重要原料。随着产业政策的改变、安全环保的落实和工艺技术的发展,国内产能近140万吨的环氧氯丙烷行业将迎来升级改造的机遇。
2019年11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限制发展氯醇法环氧丙烷和皂化法环氧氯丙烷生产装置。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DECH环氧氯丙烷绿色新技术
2018年,世界首套5000t/a双氧水法制环氧氯丙烷(DECH)新工艺中试装置获得成功。中科院大连化物所高爽研究员带领研究团队,成功研发出性能稳定的催化剂并完成了工业放大,建成了世界首套5000t/a双氧水法制环氧氯丙烷的全流程中试装置。该项成果2018年10月在北京通过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成果鉴定。
该技术具有原始创新性,72小时标定结果表明:环氧氯丙烷平均产率(基于双氧水)≥90%,环氧氯丙烷平均选择性(基于氯丙烯)≥96%,吨产品消耗氯丙烯(99.2%)0.85t、双氧水(51.7%)0.78t、催化剂2.88kg。吨产品仅产生可直接处理废水0.59t。
鉴定委员会专家一致认为“该技术环境友好,属世界首创”,建议“尽快开展工艺流程、关键设备等优化工作,尽快建成工业化生产示范装置,实现环氧氯丙烷产业技术升级和绿色发展。”
大连化物所奚祖威研究员等在国家基金委的支持下于2001年5月在《Science》上首次发展了全新的催化概念-反应控制相转移催化并将其用于烯烃环氧化反应中。2001年至今,高爽研究员带领的团队,在国家基金委重点基金、中石化、科技部973与大连化物所所长基金支持下,发展了四代具有反应控制相转移催化特征的催化新材料,完成了该类原创催化材料从实验室到商品化的质变过程。其中无溶剂条件下双氧水直接氧化氯丙烯制环氧氯丙烷技术产业化过程也先后得到了金川集团与中海油山东海化集团支持。
河南莘县华祥盐化有限公司与山东凯泰科技有限公司等大力协助和支持下顺利完成的该项成果标志着大连化物所的原创技术在从科学到工业应用的道路上已经迈出了结实第一步。这项技术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势必为环氧氯丙烷行业带来革命性的改变。
——中石化环氧氯丙烷绿色新工艺
2019年7月31日,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科技部召开了环保型环氧氯丙烷合成新工艺研究项目评议暨5万吨/年环保型环氧氯丙烷工艺包审查会。审查专家组认为,该技术属国际首创的绿色化工技术,并建议在充分考虑工业放大规模的情况下推进转化工作。
该工艺由巴陵石化与中国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历时16年联合完成,从催化剂、小试工艺开发到模试装置建成开车,完成了固定床反应、分离、产物的精馏分离、催化剂寿命考察和催化剂在线再生等工艺研究,打通了全流程并开发了5万吨/年规模的工艺包。
与传统氯醇法环氧氯丙烷生产工艺相比,环氧氯丙烷绿色清洁生产工艺物料消耗少;“三废”排放大幅降低,其中废水减排率超过90%;环氧氯丙烷产品达到国标优级品标准,完全满足环氧树脂生产要求。
——安全环保风暴影响环氧氯丙烷市场
行业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环氧氯丙烷新增产能在14.5万吨,其中无棣鑫岳7.5万吨/年装置于2018年10月底投产;山东滨化集团7万吨/年装置已建成。2019年衡阳建滔5万吨/年丙烯法环氧氯丙烷装置投产。截止2019年底,国内环氧氯丙烷有效总产能约136万吨。
但近几年来,受环保督查影响,环氧氯丙烷开工率难以提升,2019年产量约为70万吨,近年环氧氯丙烷行业平均开工率低于60%。
全国最大的环氧氯丙烷厂家山东海力32万吨装置因环保问题于2018年11月份关停;之后在2019年3月份,江苏海兴13万吨装置也在盐城爆炸事件后被关停,其他厂家同样出现停车或检修,市场供应减少。受安全和环保治理的影响,2019年环氧氯丙烷整体价格处于近几年高位。
随着产业政策的改变、安全环保的落实和工艺技术的发展,国内产能近140万吨的环氧氯丙烷行业将迎来升级改造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