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发展

Industry Center

吉林石化15万吨/年乙烯装置开出提质增效新高度

       近日,从吉林石化传来消息,1-4月份吉林石化15万吨/年乙烯装置连续安全平稳运行,乙烯收率与2017年相比提高0.53%,其它重要指标均创造或保持历史最好。  

    “通过提质增效措施的落实,装置乙烯收率、双烯收率、三烯收率等指标逐步提升,为这套拥有40余年‘工龄’的老装置提供了‘硬核’力量。”吉林石化有机合成厂乙烯车间主任关东义说。  

       装置老化问题多。1976年破土动工的这套乙烯装置,是国内较早建成投产的乙烯装置之一。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装置连续出现亏损,且作为全世界“服役”时间最长的乙烯装置,存在着安全环保风险大、能耗物耗高等问题。2016年,该装置首开“关停三年,再度开车”的先河,但现场存在的隐患问题仍制约着装置的安稳运行。

    “生产波动、装置老化、设备泄漏,直接影响装置安稳运行和产品效益。”关东义说。稳定运行显成效。面对问题,吉林石化打响了15万吨/年乙烯装置提质增效攻坚战。技术人员围绕操作平稳率、仪表自投率、联锁投用率、仪表使用率、装置损失率、设备完好率等“六率”,一项一项研究突破。将装置平稳率考核指标从31个增加至166个,每日进行平稳率偏差预警,分析偏差原因及时整;自投仪表控制回路数量由2017年的124套增加至目前的164套,仪表自投率达到99.00%,装置自动化水平爬上新台阶。  

     “解决好现场隐患问题是装置实现长周期稳定运行的关键。”关东义说。吉林石化有机合成厂开展“严查生产隐患,确保运行部位安全”劳动竞赛,鼓励员工变解决问题为主动发现问题,变发现问题为用技术手段预防问题。今年4月份以来,各级干部员工深入现场,主动排查生产操作、轻烃测爆、VOC监测等关键环节,累计发现隐患问题24个,及时进行整改销号,消除了装置运行风险。  深挖潜能增效益。为保证主产品收率,吉林石化从原料源头出发,探索适合装置裂解深度的轻柴油品质,实现了乙烯、双烯、三烯平均收率提高1个百分点。通过与同类装置对标对表,精准调整燃料气结构、调优燃料气燃烧时空气配比,装置综合能耗同比降低12.36kg标油/吨乙烯,创历史最好。  

       据关东义介绍,该套乙烯装置自2018年检修至今,已连续安全稳定运行24个月,综合考虑装置运行实际情况,目前正在实施不停车特保特护监控运行。同时,吉林石化还围绕该套乙烯装置制订了19项提质增效项目,预计年可增效5574万元。(徐阳)

联系我们


010-84945443

统计代码申请地址:http://www.cn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