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杆企业

Price Center

大洋生物 | 碳酸钾、碳酸氢钾行业的龙头企业

2023年业绩情况


2023 年,公司坚持“创新为第一生产力,人才为第一资源”的战略定位,持续落实“巩固钾盐地位、拓展氟化产业、扩大兽药品种、提升创新能力”的战略。面对公司主产品产业链持续调整,主要原料价格大幅波动的严峻形势,深入实施高质量发展行动,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成就。全年实现营收 9.19 亿元,净利润 5,000.67 万元。交出了一份难中求成、殊为不易的答卷。


主要工作


一是坚持技术领先,创新驱动成效显著


2023 年,公司共申请国家发明专利6 项、实用新型 3 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8 项、实用新型 2 项,发表高水平论文 1 篇。公司获评“2023 年度杭州市专利示范企业”“建德市国家标准第一起草单位”,省级高价值专利培育项目稳步推进,顺利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复审。研发中心被评选为“全省生态环境科技帮扶行动突出集体”。通过工艺优化、技术改造等手段,开展设备智能化升级及关键岗位“机器换人,自动化减人”工作,强化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促进传统制造业的自动化水平提升。实现降本增效,提高生产效率。“年产 2.5 万吨碳酸钾和 1.5 万吨碳酸氢钾项目”纳入“2023 年浙江省生产制造方式转型示范项目”。


二是围绕战略方向,树立行业品牌形象


优化公司产业结构布局,统筹推进产业创新和资源配置。一批重点项目按期推进,投资计划紧密衔接。年产 3800 吨“三氟乙酰系列产品项目”在子公司福建舜跃进入投建阶段。公司“利用飞灰水洗副产氯化钾及工业副产钾盐生产 5 万吨/年碳酸钾的原料精制技改项目——暨浙江废盐处置减污降碳协同处置”项目设备安装完成;“年产 3 万吨碳酸氢钾 MVR 蒸发项目”进入试车阶。公司持续推进碳酸钾生产方式向绿色低碳转型,高质量发展的底蕴更加厚实。营销工作强化团队建设,坚守诚信原则,从市场开拓、生产对接、品质保障、售后服务等方面多管齐下,产品精细化、应用领域差异化和客户管理智慧化有效落实,产品应用场景进一步扩大,新客户开发取得一定成效,行业地位凸显。为打造公司“百年老店”持续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主产品碳酸钾在农药行业用量较大幅度减少的情况下,销量仍然保持与上年水平高位。


三是深挖内部潜力,多措并举降本增效


围绕提质增效总体思路,规范成本核算全流程体系,强化工本定额管理和成本控制,进一步提高公司管理能力,持续推动降本增效。强化生产经营顺稳高效,形成“年度预算+月度预测”的预算管理体系。大力推行6S/CTPM 精益管理,构建精益化管理运行体系,全年开展 9 批次 142 个区域 6S 打造,生产环境规范整洁,职工素养有效提升,改善提案量质并重,成本管控持续做深做细。全年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各产品综合毛利率同比增长4.26 个百分点。


四是强化基础管理,安全环保更加扎实


公司建立了充分透明的信息披露、良好互动的投资者关系、严格有效的内部控制和风险控制体系,不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保障全体股东与公司利益最大化。荣获了“2023 同花顺上市公司年度榜单”评选“最具人气上市公司”奖。财务工作以精细化管理为抓手、成本管控为中心、数字平台为工具、资金管理为重点,深入开展财务管理内控制度建设。强化财务管理各环节监督职能,完善和修订《子公司财务管理制度》《结算管理制度》,切实提升集团体系内资源整合水平和内控水平。


安全生产严格落实主体责任,持续开展重大风险专项整治。通过工艺技术改进,减少了危化品现场贮存量,摘掉“重大危险源”帽子,使公司安全质态得到进一步提升。2023 年公司获评“建德市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建德市危险化学品企业专项应急演练竞赛一等奖”。环保工作加强源头控制和资源化利用,结合6S/CTPM 精益管理设备清扫活动,杜绝“跑、冒、滴、漏”隐患对环境的威胁。严格遵守废水、废气排放要求,COD、氨氮排放量同比分别下降了 11.75%和 55.75%,推动环保工作再上新台阶。


五是坚持党建引领,党建经营相融互促


公司持续为推进乡村振兴作出积极贡献。向建德市美好教育基金捐款 80 万元,深度参与春风行动”“红耕基金及其他慈善公益活动。将社会责任融入企业文化血脉,在乡村振兴中同题共答,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荣获“建德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建德市构建新时代和谐劳动关系先进单位”等市级殊荣。公司践行“同创共享”核心价值观,开展金秋助学,组织员工健康体检,冬送温暖夏送清凉等活动。全年为职工购买意外伤害保险 21.4 万元;帮扶困难职工 18 人,慰问金额 5.2 万元;举行金秋助学座谈会,为 60 名职工子女发放 5.5万元助学金。让企业发展成果和文化建设成果,更好地惠及更多的员工和家庭。



主营业务分析

公司生产的轻质碳酸钾,具有堆积密度小、比表面积大、颗粒呈多孔结构、游离碱度低等特点,使下游产品在生产应用过程中,溶解速度快,吸附性能强,对下游产品的使用质量和收率有显著影响,而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农药等高端领域。


据石油和化学规划院统计,2023 年全球碳酸钾产能 88.7 万吨,产量 65.1 万吨,开工率 73.40%,消费量 65.1 万吨,全球主要生产企业是韩国 UNID,产能总计 15 万吨,占全球总产能 16.91%,其次是美国 Armand Products Company,产能合计 10.3 万吨,占全球总产能 11.61%,第三位是浙江大洋生物,产能合计 8.5 万吨,占全球总产能 9.58%。


碳酸氢钾是无机化工的基本原料之一,主要用于烘焙、食品添加剂及畜牧业等方面。2023 年,全球碳酸氢钾产能4.6 万吨,产量 3.1 万吨,开工率67.39%,消费量 3.09 万吨,全球主要生产企业是浙江大洋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美国 Armand Products Company 与德国赢创(Evonik)三家生产企业。


公司现有生产的含氟化学品主要为 2-氯-6-氟系列、氟苯和对氟苯甲醛等,其中 2-氯-6-氟系列产品成为国内外市场的主要供应商之一。受国家安全环保趋严的影响,公司新增产品产能着重关注绿色循环生产,坚持精益化方向和可持续发展,在国内同行业中谋求率先突围


盐酸氨丙啉作为传统的抗球虫病原料药,主要应用于家禽、牛、羊等家畜的疾病防治。目前全球主要由美国辉宝和公司两家供应商,公司在欧洲、美国等发达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技术优势


公司作为国内碳酸钾、碳酸氢钾行业的龙头企业,历来重视技术研发和自主创新。公司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浙江省专利示范企业,建有浙江省博士后工作站、两个省级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浙江省大洋科技钾盐研究院;先后主持或参与起草国家/行业标准 8 项,覆盖主生产线各主要产品;目前,公司拥有有效发明专利 45 项,实用新型专利 6 项,在国内外核心学术期刊发表论文 30 余篇,对生产过程中降低产品的原料单耗有显著效果,而且对产品质量、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安全生产等各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二)环保优势


在国内外市场对工业产品的环保性要求日趋严格的背景下,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化工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1、碳酸钾、碳酸氢钾


公司自主研发的“离子交换闭路循环系统生产碳酸钾的工艺”,实现交换系统含氨氮废水零外排;公司采用闭路循环技术和国内首创的四效带热泵、直流降膜低温连续蒸发结晶技术回收氨氮废水,既提高了氨氮回收效果,又降低了运行费用;公司开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氯化铵蒸发洗汽装置专利技术,解决了蒸发过程中二次冷凝水中夹带氯化铵雾粒的难题状况,经净化后的蒸发冷凝水可作为离子交换工艺用水,降低了纯水制备费用,利用上述技术开发的《利用 60T/h 含氨氮废水处理技术生产氯化铵高技术产业化项目》于 2008 年被国家发改委列入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进行推广。上述技术的开发,攻克了碳酸氢钾、碳酸钾生产过程中含氨氮废水污染的难题,为轻质碳酸钾生产的产能扩张解决了技术瓶颈。


2、盐酸氨丙啉


公司在盐酸氨丙啉生产领域拥有多项发明专利。公司的抗球虫病药盐酸氨丙啉清洁生产产业化项目被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产业化示范项目”,其成果登记为浙江省科学技术成果。在盐酸氨丙啉生产过程中,公司通过树脂吸附法和蒸馏浓缩相结合的手段,解决了盐酸氨丙啉工艺废水治理难题,实现废物综合利用;从源头上减少了“三废”产生,实现了末端治理向源头减排的转变,具有明显的环保优势。


(三)产品质量优势


公司生产的轻质碳酸钾堆积密度小,比表面积大,溶解速度快,对最终产品收率和质量有显著提高,适合于食品、医药、农药等高端领域的应用,并可以根据客户生产特性,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个性化要求,有利于公司与核心客户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提高市场竞争力;盐酸氨丙啉产品通过了美国 FDA 认证。


报告期内,公司产品不存在因质量问题引起的纠纷。凭借质量优势,公司产品已成为市场的主要选择。


(四)品牌及渠道优势


品牌及渠道优势不断扩大。


(五)管理优势


公司主要管理团队在碳酸钾领域内拥有四十余年的资深管理经验,对碳酸钾行业的发展趋势具有良好的专业判断能力。凭借管理层的经验和能力,公司可以有效地把握行业方向,抓住市场机会,取得优良经营业绩。




大洋生物

003017.SZ
浙江大洋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1976年,2003年转制为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完成股份有限公司改造。拥有全资子公司3家。系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中国石油和化工企业500强、浙江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是“浙江制造”团体标准主制订单位。公司于2020年登陆深交所主板,股票代码:003017。
大洋生物是一家化学原料制造企业,主要从事无机盐产品生产,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以钾盐为主、兽药及含氟精细化学品共同发展的“一体两翼”产业格局。在行业内较早通过了ISO9001、ISO14001、ISO45001、FSSC22000等国际体系认证。碳酸钾、碳酸氢钾为公司主导产品,涵盖了食品添加剂级、工业级等多规格系列化品种;公司所生产的轻质碳酸钾,因其堆积密度小,比表面积大,溶解速度快,对下游产品生产收率和质量有显著提高等优点,为农药、食品和医药等高端领域客户长期提供价值服务;公司的抗球虫原料药盐酸氨丙啉通过国家GMP和美国FDA认证,该产品具有药效高、毒性小、用药安全、低残留、与其他药物配合可增加广谱性等优点,主要出口销往欧洲、美洲等发达国家和东南亚地区,近年来,随着国内规模化养殖的提高,用量也在稳定上升;兽药预混剂成套生产线通过GMP认证,多个品种已在国外注册并进入市场;含氟精细化学品主要有2-氯-6-氟苯甲醛、2-氯-6-氟氯苄、2-氯-6-氟苯甲酸、对氟苯甲醛、氟苯等系列品种。公司坚持以国际化的战略思维谋发展,产品畅销全球几十个国家和地区。
公司建有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和浙江省大洋科技钾盐研究院。拥有多项国家发明专利,主持起草国家碳酸钾技术标准、能耗标准。
公司注重精益管理,坚持绿色生态优先,从源头控制“三废”产生,实现末端治理向源头减排转变,对废物进行资源化利用。公司秉承“拼搏奋斗,开拓创新,追求卓越,同创共享”的核心价值观,持续推进智能制造,推动高质量发展。矢志打造长青基业,为利益相关方及社会大众创造福祉。

董事长陈阳贵先生,1952 年 11 月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中共党员,专科学历,高级经济师。1976 年 6 月进入大洋化工厂工作,历任大洋化工厂化验室化验员、生产技术科科长、厂长、副董事长、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子公司济源市大洋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子公司泰洋化工执行董事,大洋有限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子公司大化生物董事、总经理,大洋生物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现任大洋生物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

陈阳贵同志十分注重科技进步、技术创新和科技投入。2004年组织开发的国内首创“离子交换闭路循环系统生产碳酸钾的工艺”,实现交换系统含氨氮废水零外排。公司采用闭路循环技术和国内首创的四效带热泵、直流降膜低温连续蒸发结晶技术回收氨氮废水,既提高了氨氮回收效果,又降低了运行费用。在陈阳贵的领导下,公司开发出自主知识产权的氯化铵蒸发洗汽装置专利技术,解决了蒸发过程中二次冷凝水中夹带氯化铵雾粒的难题状况,经净化后的蒸发冷凝水可作为离子交换工艺用水,降低了纯水制备费用。利用上述技术开发的“利用含氨氮废水处理技术生产氯化铵高技术产业化”项目于2008年被国家发改委列入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进行推广,解决了碳酸氢钾、碳酸钾生产过程中含氨氮废水污染的难题。

在他的带领下,公司2009年组织开展的“碳酸钾生产循环经济工艺研究”为公司绿色发展、创新发展实现技术突破 ;2013年组织开展的“多级闪蒸降温连续结晶生产高纯度氯化钾”项目,自主开发三级闪蒸连续降温结晶生产高纯度氯化钾的工艺,打破了德国K+S钾盐公司的技术和市场垄断,2016年公司利用该技术生产高纯低碳低钠氯化钾应用于军工领域,替代进口产品,为国家节省外汇支出。2013年,公司利用离子交换法生产碳酸氢钾具有成本低、产品物理结构独特的优势,生产的“食品级碳酸氢钾”申请发明专利2项,市场推广前景良好。同时公司为下游农药行业量身定制的一款新品种“高堆密度农药级碳酸钾”,可以有效促进生产企业产品得率和生产效率。2015年,公司开展“不团聚的碳酸钾超微粉的制备方法”研究,该工艺的关键技术已获得发明专利1项,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陈阳贵同志怀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带领广大员工艰苦创业,建立、完善企业内部管理体制,理顺内部关系,推行企业现代化管理工作,率先推行股份制改造。他努力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大力提倡科技创新,经过二十几年的努力奋斗,把一个年产值不到40万元、利税不足3万元的小厂发展成为一个产值达5.6亿、利税6170万元、总资产达3.6亿、占地面积26万 米2,主导产品规模为国内最大,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名牌产品、著名商标等荣誉,参与国家火炬计划项目,初具规模的现代化企业。他个人先后被获得浙江省优秀乡镇企业家、建德市劳动模范、杭州市劳动模范、杭州市社会主义优秀建设者、建德市优秀厂长、建德市优秀党员等称号,还先后担任杭州市党代表、建德市人大代表、建德市工商联副会长等职务。荣获“中国钾盐钾肥工业功勋人物”称号。



浙江大洋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地      址:中国浙江省建德市大洋镇朝阳路22号

电      话:0571-6415 6845  6415 6005

网    址:www.dyhg.com

E-mail:sale@dyhg.com



资料来源:大洋生物官网、年度报告


联系我们


010-84945443

统计代码申请地址:http://www.cn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