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8日19点15分左右,河南鄢陵京顺石化机械设备有限公司9名工人在大连西太平洋石化公司硫磺装置做设备检修和换热器管束清洗作业时,发生硫化氢中毒,伤员立即被送至医院,其中3人伤势较重死亡,另外6人经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留院观察,生命体征平稳,正在接受高压氧治疗。目前大连市政府已由安监局牵头成立事故调查组,事故原因正在查明中。
硫化氢,分子式为H2S,分子量为34.076,标准状况下是一种易燃的酸性气体,无色,低浓度时有臭鸡蛋气味,有毒。其水溶液为氢硫酸。分子量为34.08,蒸汽压为2026.5kPa/25.5℃,闪点为<-50℃,熔点是-85.5℃,沸点是-60.4℃,相对密度为(空气=1)1.19。能溶于水,易溶于醇类、石油溶剂和原油。燃点为292℃。硫化氢为易燃危化品,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硫化氢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原料。
硫化氢的毒性
硫化氢能够直接妨碍肌体对氧的摄取和运输。从而造成细胞内呼吸酶失去活力,造成细胞缺氧窒息死亡,硫化氢的毒性很强,人的绝对致死浓度为1000mg/m³。当空气中的硫化氢浓度为10~15ppm时使人们出现中毒症状,我国的工作场所允许硫化氢最大浓度是10mg/m³(约6.7ppm)。
轻度中毒
长时间接触低浓度硫化氢而引起,吸入浓度70~140mg/m³时间1~2小时。表现为明显的刺激症状:眼球刺痛、流泪、怕光、流涕、咳嗽、胸闷痛、恶心、呕吐、头痛、呼吸困难,甚至昏厥。移到新鲜空气处方可苏醒,数日后症状渐消失。
中度中毒
在轻度中毒的基础上,继续吸入硫化氧或吸入浓度较高的硫化氢210~350mg/m³,患者除有明显的上述症状外,还伴有化学性肺炎、肺水肿。并很快地意识模糊、陷入昏迷、面色灰白、皮肤湿冷、瞳孔放大、脉搏快而弱,如抢救及时,昏迷都能恢复,但醒后有头痛、头晕、乏力、恶心、食欲不振等症状。短期不能消失,病人并发肺炎、肺水肿约需2~3周方能痊愈。
重度中毒
吸入高浓度的硫化氢后在数十秒内昏倒在地,有时吸入一、二口硫化氢即昏迷,如同触电一样,全身肌肉痉挛,大小便失禁,随时有生命危险,若脱离危险也留有严重的后遗症。
硫化氢浓度和中毒症状表
硫化氢浓度和中毒症状表 | |
硫化氢浓度范围(ppm) | 中毒症状 |
0.025~0.1 | 人的嗅觉有感 |
50~100 | 1~2小时内出现轻度中毒症状,轻度眼部和呼吸系统不适 |
100~150 | 嗅觉神经麻痹,中毒症状明显,显著眼部呼吸系统不适 |
150~250 | 可忍受0.5~1小时有后遗症 |
200~350 | 6~8分钟即可中毒4~8小时内死亡 |
850~500 | 0.5~1小时内严重中毒,1~4小时内死亡 |
500~600 | 1分钟内严重中毒,0.5~1小时内死亡 |
600~700 | 2~15分内死亡 |
700~1000 | 立即死亡 |
一、接触机会
高含硫油气田开发、净化,炼油厂绝大部分装置、化工厂裂解、制苯等装置、含硫化氢的废气、废液排放不当以及污水处理、化验分析、检维修等作业环节都有接触硫化氢的可能。硫化氢可溶于水和油中,可随水或油至远离发生源处,而引起意外中毒事故。硫化氢主要经呼吸道吸入,侵害呼吸系统和眼睛。
二、理化特性及限值
硫化氢为无色气体,有臭鸡蛋气味。溶于水生成氢硫酸,与空气混合可发生爆炸。与浓硝酸或其他强氧化剂剧烈反应。对金属有腐蚀性。
工作场所空气中最大容许浓度(MAC)为10mg/m3,立即威胁生命或健康的浓度(IDLH)为430mg/m3,属酸性气体,由于能引起嗅觉疲劳,警示性低。
三、健康危害
可经呼吸道进入人体。
主要损害中枢神经、呼吸系统,刺激黏膜。
急性中毒:出现眼刺痛、羞明、流泪、结膜充血、咽喉部灼热感、咳嗽等,继之出现明显的头痛、头晕、乏力等症状并有轻度至中度意识障碍或有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支气管周围炎。重者出现急性支气管肺炎、肺水肿,甚至昏迷、多脏器衰竭。高浓度可引起“电击样”死亡。
慢性影响:长期低浓度接触可有头痛、头晕、乏力、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类神经症表现以及多汗、手掌潮湿、皮肤划痕征阳性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四、应急救援
(1)抢救人员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进入现场,若无呼吸器,可用小苏打(碳酸氢钠)稀溶液浸湿的毛巾掩口鼻短时间进入现场。迅速将患者移至空气新鲜处,去除污染衣物。注意保暖、安静。
(2)皮肤或眼污染后用流动清水冲洗至少20分钟。
(3)呼吸困难给氧,必要时用合适的呼吸器进行人工呼吸。
(4)心脏骤停,必须现场进行心肺复苏,立即与医疗急救单位联系抢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