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15座氢站!520氢车!供氢能力3万吨/年!珠海发布氢能产业规划

7月27日,珠海市发展和改革局发布《珠海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22-2035年)》(以下简称《发展规划》)。

图片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跳转

一、发展目标

1、近期(2022-2025 年),初步形成氢能产业链条,合理布局本市氢能产业发展。开展落实可再生能源制氢、氢能储运等一批技术研发及示范项目,实现氢能供给能力达3万吨/年,形成逐步辐射粤港澳大湾区的氢能供应基地,制氢规模及成本在省内甚至国内具备一定竞争力;逐步构建多元化、安全高效、经济的氢能储运网络;有序布局加氢站等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加氢站(包括综合能源站/改扩建站)不低于15座;加快在公交、物流等领域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及替代,累计推广燃料电池汽车不低于520辆;推广燃料电池分布式发电、热电联供及备用电源等不少于50套;建成不低于2个氢能领域的省级机构;建设具有引领带动作用的氢能产业园1个;引进或培育氢能产业链相关企业10-15家(含龙头企业1-2家);到2025年,氢能产预计达100亿元。

2、中期(2025-2030 年),逐步完善氢能产业链条,合理优化产业布局,形成与周边城市协同互补、深度融合的区域氢能产业发展共同体。可再生能源制氢示范项目初具成效,氢能产业规模质量效益全面提升,培养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强竞争力的骨干企业,产业链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各项指标达国际先进水平,与省港澳在技术开发、企业合作、平台共享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形成良性互动,带动氢能技术进步与产品推广,全面助力实现碳达峰目标。

3、远期(2030-2035 年),逐步促进可再生能源制氢大规模、高比例、市场化、高质量发展,形成在氢能领域独具珠海特色的创新引领优势,氢能产业覆盖交通、电力、工业、建筑等多个领域,实现氢能产业与 5G、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技术和智慧城市、智能交通等新业态深度融合的“氢能+智能”产业生态体系。

二、空间布局

充分发挥珠海市氢源资源丰富、整车制造技术成熟、应用场景多元等综合优势,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以香洲区为核心创新高地、金湾区和斗门区为氢能装备制造集群的“一核两翼”氢能产业发展空间布局,逐步构建集“多元制氢+装备制造+创新研发+示范应用”为一体的珠海市氢能产业发展生态链条。

图片
图 1 珠海市氢能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图

三、主要任务

1、落实国家战略,建立完善政策体系

落实国家、广东省以及广东城市群相关政策规划部署,强化氢能产业发展规划指导,研究出台加氢站布局规划、年度实施方案等专项规划及相关政策。

2、强化创新驱动,建立产业创新体系

紧抓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契机,发挥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优势,加快氢能技术创新能力建设。

3、加强安全管理,加快构建供应体系

建立清洁、多元的制氢体系;构建安全、高效的储运网络;加快加氢站等基础设施建设;

4、抢抓示范契机,加强终端推广应用

推动落实城市群示范任务;推动多元化氢能示范应用;

5、加强配套建设,培育氢能产业集群

结合珠海市制造业基础,坚持技术创新、引进培育双措并举,支持打造氢能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6、强化协同发展,打造氢能产业生态

加强开放合作,积极融入国际氢能市场,构建技术、产业、应用融合发展的氢能产业生态,助推产业协同发展。

四、重点工程

图片




来源:珠海市发改委、全球氢能

联系我们


010-84945443

统计代码申请地址:http://www.cnzz.com/